读书阁 - 言情小说 - 国色生香在线阅读 - 分卷阅读200

分卷阅读200

    偷地走了,宋嘉宁心突然就空了,身体僵硬地趴在那儿,半晌没动。

不知过了多久,宋嘉宁总算恢复了一些精神,裹着被子坐起来,拾起那封信。展开浅黄的宣纸,上面是她熟悉的清逸字迹:

勿念。

那么大的一张信纸,就两个字,冷冰冰的,像他的人。

宋嘉宁反复盯着这两个字,左看看右看看,眼泪无声滚落。王爷好狠的心啊,不叫她送行也就罢了,留封信才只写两个字,一句暖心的话都没有,还不如不写呢!

宋嘉宁又委屈又不舍又难过,想嫌弃信短,却又舍不得嫌弃,再看两眼,才轻轻叠好信纸收起来,藏到床边的橱柜中,留着每晚睡觉前拿出来看一看。她醒了,乳母抱着小郡主过来了,见王妃蔫蔫的,乳母感慨道:“王妃,王爷越是不让您送,越说明您在王爷心里的份量重啊,牵挂太重,就舍不得走了。”

宋嘉宁低头看女儿,小丫头没心没肺的,根本不知道父王丢下她们娘俩跑了。

宋嘉宁强颜欢笑,安慰女儿也安慰自己般,小声地哄道:“父王去做大事了,为民除忧,昭昭要好好吃饭,等你会爬了,父王就回来了。”

昭昭一眨不眨地望着娘亲,忽然蹬了蹬腿,好像着急快点爬似的。

宋嘉宁笑,紧紧地抱住了女儿。

第144章144

中宫。

宣德帝说过晚上要来这边用饭,然而天快黑了崇政殿那边都没动静,李皇后瞅瞅小肚瓜已经叫了两声的升哥儿,便命宫女先把升哥儿的晚膳端上来。升哥儿听见了,眼睛一亮,忍不住咽口水,他早就饿了,可他不敢跟皇祖母说。

每到这个时候,升哥儿就特别想家里的娘亲,但升哥儿偷偷动了动手指头,再过三天父王才会接他回王府。

升哥儿想娘亲,想弟弟……

宫女们端着饭菜进来了,升哥儿暂时不想了,乖乖地跟着皇祖母挪到紫檀木矮桌前。李皇后端着瓷碗,一勺一勺吹凉了亲自喂男娃,升哥儿并不喜欢让皇祖母喂,但娘亲嘱咐过他要听皇祖母的话,升哥儿又忍下了。

喂到一半,宣德帝过来了,李皇后知道皇上私底下并不讲究排场,便继续端着碗坐在暖榻上,打趣地对宣德帝道:“是皇上来晚了,可别怪我们没等您。”

宣德帝看看年轻貌美的皇后,再看看虎头虎脑的胖孙子,笑道:“不怪不怪,给朕留饭就行。”

“皇祖父,坐。”升哥儿指着对面,懂事地道。

宣德帝脱靴上榻,宫女们早就将帝后的晚膳一样一样地端了上来。帝后本就恩爱,如今多个孙子多了趣事可聊,饭桌上的气氛更轻松了,宣德帝心情好,等乳母带走升哥儿,他陪李皇后聊了聊家常,便将他的小皇后压到了帐中。

宣德帝五十岁了,年龄一大,有些事难免力不从心,好在宫里养了些有本事的道士,炼了丹药献给宣德帝。宣德帝这两年朝政不顺,一个月也用不上几次,现在宠爱皇后,宣德帝事先服了一颗,龙威大展。

事毕,帝后相拥而眠,抱着抱着自然而然地分开了。

夜深人静,李皇后突然被一声低斥惊醒,她身子没动,侧耳倾听,就听身旁的男人模糊不清地梦呓了几个字,“大哥”、“侄儿”依稀可辨。梦呓很快就结束了,男人呼吸重新归于平缓,李皇后却睡不着了。

自从去年武安郡王自尽,百姓间流言蜚语四起,皇上就常常做梦。李皇后不知道梦中皇上与已故的高祖皇帝父子说了什么,但帝王也是人,便是再有苦衷,嫡亲侄子因他而死,皇上都难心安吧?更何况,皇上的帝位到底是怎么从高祖皇帝手中得来的,皇上最清楚。

心绪复杂,李皇后久久才睡去。

宣德帝后半夜睡得还算安稳,翌日照旧卯初而起,练了一刻钟养生拳法,洗漱一番就去上朝了。年后边疆辽国并无异动,朝堂暂且没有大事,散朝后,宣德帝移步崇政殿批阅中书省新送来的奏折。一张一张的批阅,宣德帝随手去拿新的,目光落到呈递官员的姓名上,宣德帝目光一变。

河阳三城节度使,赵溥。

宣德帝下意识地皱眉。

赵溥是兄长高祖皇帝的心腹权臣,因智谋过人被兄长器重,加上与他们是同姓,关系就更近了一层。兄长打江山时,赵溥跟随兄长南征北讨,南伐吴国,恰逢太后病重,兄长抽不开身,便托赵溥照看太后,赵溥尽心侍奉,因此得到了太后的信任,简直把赵溥当干儿子看。

兄长登基,封赵溥为宰相,封他这个弟弟为京兆尹。兄长平定天下之前,中原几个国君都奉行一个规矩,担任京兆尹的亲王便等同于准储君,一旦国君驾崩,该亲王可名正言顺地登基。兄长有意将皇位传给他,赵溥却奉行皇位应父子相传,屡次上书奏请兄长撤了他的京兆尹。

兄长没有听从,但后来也动摇了,直到赵溥以权谋私、贩卖木料被人揭发,兄长大怒,罢黜赵溥的宰相之职并将赵溥调离京城,贬为河阳三城节度使,他的京兆尹才算勉强稳固了,最后有惊无险地顺利登基。

如果赵溥不撤宰相,今日坐在龙椅上的男人,未必是他。

这样的恩怨,宣德帝自然不喜赵溥,但宣德帝也很好奇沉寂已久的赵溥突然上奏是为了何事,犹豫片刻,宣德帝缓缓打开奏折。奏折上字迹不少,先是关怀他龙体如何,宣德帝讽刺地笑了下,然而看到后面的话……

宣德帝上了半年的火,终于打心底灭了下去。

赵溥二月初递的奏折,三月初,宣德帝在早朝上褒奖了一番赵溥在河阳三城的功绩,然后下旨封赵溥为太子少保,留京城奉朝请,也就是可以参加每日的早朝。此言一出,文武大臣都吃了一惊,然后喜比惊多。

赵溥可是开国元勋、两朝元老,放眼整个大周,论对大周的功劳,没有哪个臣子能比得过赵溥,且赵溥有经天纬地之才,如果赵溥在京,有他盯着,皇上肯定不会再犯草率北伐的那等大错,毕竟赵溥的威望摆在那儿,若有劝诫,皇上不得不听。

但,众臣也知道皇上与赵溥的恩怨,按道理,皇上该继续冷落赵溥才是,怎么突然将死对头调回京城了?

他们想不明白,宰相徐巍岂止是不明白,光是听到“赵溥留京城奉朝请”这几个字,他背后就出了一身冷汗。当年赵溥被高祖皇帝逐出京城,他与皇上都出了不少劲儿,故赵溥倒了,皇上才将宰相之位给了他,仔细算下来,赵溥最恨的就是他与皇上。如今赵溥要回来了,以赵溥的手段,定能东山再起,届时赵溥不敢报复皇上,对他……

感受着其他臣子或同情或幸灾乐祸的窥视,徐巍努力保持镇定,心里却盼望赵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