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阁 - 言情小说 - 重生七零美好生活在线阅读 - 分卷阅读544

分卷阅读544

    ,我给你们送点尝鲜。”

盈芳家特意腾出来的左院,队员们轮流在河埠头搓了手、洗了脸。要不是没带亵裤,都想脱掉汗衫,赤膊下河游一圈。

福嫂和姜心柔早已把两张方桌并在一起摆在屋檐下,茶壶里灌满了凉茶,茶碗洗得很干净叠放在桌上。绿豆汤也装在特大号的洋锅里端了过来。

小碗不够用就大碗,大碗不够就轮着喝。

倒是野菜裹的饭团子,用洗干净的竹叶包着,直接就可以拿着吃。

队员们起初以为队长让他们来家里是给他们提供一个大中午啃干粮歇脚的地方,没成想还有免费的凉茶、绿豆汤可以喝,完了那一个个用竹叶包着的精巧吃食是什么呀?

得知是还有些温热的野菜笋干咸rou粒饭团,队员们齐齐咽了口唾沫。

“队长,饭团就算了,咱们带了干粮,有口凉茶喝就足够了。”秦益阳站出来代表大伙儿说道。

这年头,谁家的粮食都是精打细算的。哪怕他们基地,粮食一拨下来就算准了一个月吃多少。能有剩余要不就是那个月少一天,要不就是谁出任务了且一出好多天。

所以他们尽管不是伙头兵,对粮食的把握还是很精确的。

一人一个饭团看着不多,但他们来的不是四五个人,而是四十九人,一顿饭下来,足以干掉普通人家十天半月的口粮。

秦益阳说完,其他人一致点头,谁也没去拿香喷喷的米饭团子,只拿出随带的军用水壶,喝干后添了点凉茶,蹲的蹲、站的站,吃起昨天下午亲手和面蒸的粗粮馒头。

“吃!这是命令!”向刚黑着脸喝道,“吃饱才能干活!午饭后休息到两点,秦益阳带领一分队留在公社,继续配合电工架线。其他人由孟柏林整队回基地,把菜地整饬好了。”

他还要赶着回公社陪老师傅吃饭。发布完指令,匆匆洗了把脸,换下汗湿的衬衫,带上媳妇儿给他准备的饭盒、水壶,撂下一句话匆匆去公社。

“一会儿我回来,你们要是谁没吃,不听命令什么下场,你们心里有数,嗯?”

队员们面面相觑。

“吃吧!队长一片好心,咱不能这么不识趣。”孟柏林率先拿了饭团,啃了一口,鼓着腮帮子边嚼边说,“唔!好吃!比闻着还要香!”

大伙儿再一次吞了口唾沫。

福嫂提着烧开的茶壶进来给他们添凉茶,见饭团还垒得高高的,顺口道,“咋不吃啊?野菜裹的,不合你们口味?”

“不是的不是的……”队员们忙解释,“我们想等馒头吃完再吃,好吃的要留到后面嘛。”

“对对对,好吃的必须放到后面。”

“也是,先苦后甜嘛。”福嫂笑眯眯地接道。随即拿起一摞碗,给他们分别舀了碗绿豆汤,“凉茶不够喝了来隔壁说啊,炉子生着,茶水管够。绿豆汤就煮了这一锅,一人一碗就差不多了,再多没有了。你们人多,碗就这么几个,这几碗谁先吃?”

“谢谢婶子!”

“辛苦婶子,我们自个来分。”

“婶子您去歇着,我们自己盛。”

“……”

这下谁也不推辞了,一人一个饭团,再一人一碗绿豆汤,捧着碗,坐在铺着草席的阴凉泥地上,舒坦地吃起队长家属赞助的美味。

午饭后歇到一点四十五分,队员们自发地起来洗了把脸,带上装满凉茶的水壶,兵分两路,一路整队出发到晒谷场集合,到晒谷场一分不多一分不少正好是一点五十九分;另一路上山整饬开了一半的菜地。

这一忙就是三天。

三天里,电线从江口埠布到近山坳,又从近山坳布到雁栖山脚。

除了山里的基地,山下的农户们,家家都装上了电表。就等山上工程结束、水电站开始往雁栖公社输电,大伙儿就能用上以往只在县城里过过眼瘾的明亮白炽灯了。

当然,灯泡得各家掏钱自己买。但光是通上电这一点,就足够社员们欢天喜地的了。

加上麦子顺利收割,地里遗留的麦穗,也让农忙假在家挣两分、三分工的读书郎们,一一拾到篮子里,上交大队。

第582章三爷的忽悠功

农历五月初二,五月份第一场雨在后半夜的惊雷中不期而至。

雁栖公社两支生产大队,都十分庆幸白天那会儿就把麦粒推匀晒干并收进粮仓了。

“这场雨不晓得要下多久,刚子那边还没拉好电线呢。”向荣新早早起来,披了件打满补丁的发黄旧衬衫,站在自家屋檐下,看着飘起白雾的雨幕咕哝。

“应该下不久吧?这都五月了,大后天端午,一般端午都是开太阳的。放心放心。”邓婶子煮好稀饭出来,看到丈夫还在发愣,顺口开解了几句。

“也是。”

向荣新仔细回想往年端午,的确都是好天气。今年上半年一直都挺风调雨顺,导致冬小麦的收割期提前。往年的端午大伙儿都还在地里收麦子呢。印象里,没有一天不是迎着毒日头大汗淋漓。

这么一想,心放宽不少。

“这次冬小麦开了个好头,但愿下个月早稻收割、晚稻插秧也能这么顺利!”

向荣新探出头看看天幕,一片白茫茫,唯有雨丝儿糊他一脸。

邓婶子见状扑哧笑:“行了,吃饭吧。起这么早,害公鸡都混乱得不晓得要不要打鸣了。”

“吃饭吃饭!”

向荣新抽了一下嘴,顺手抹了把脸,跟着进屋吃早饭。吃完早饭找老师傅商量延期的事儿。

下雨了肯定没法架电线啊,电工们的活只得暂先耽搁。至于耽搁多久,还得看老天爷赏不赏脸。

好在端午马上到了,今年粮食收割打响第一炮,家家户户高兴地拿出年前囤着的糯米,趁雨天没活儿干,包起粽子、煮起茶蛋。

盈芳家也一样,插艾蒿、浸糯米、泡粽叶、拌粽馅儿……忙得不亦乐乎。

家里糯米囤了不少,原先是想酿米酒的,结果直接问向二婶的娘家买了一百多斤高粱烧,够她泡几十坛药酒的了,糯米就省了下来。

说起来,这是找回闺女后第一个端午节,也是三胞胎过的第一个端午节,萧三爷俩口子对此特别重视。

分管近山坳的公社干部,早先收过萧三爷一包烟,出于好心,私下悄悄提醒三爷,说是包几个粽子、煮几个茶蛋没什么,横竖是吃的,可艾蒿要不就别插了吧,万一上头来查,好好的节日还要不要过了啊?

萧三爷睨他一眼,一本正经说:“艾蒿是好东西啊!你家蚊子多不?多的话听我的,房门上插几片艾蒿,保管没蚊子进去叮你。你冬天腿寒不?寒还这么理直气壮?赶紧的用艾蒿泡脚啊,一准把你的大寒腿治好咯……”

公社干部被他忽悠得一愣一愣的:“真、